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新闻摄影

《中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职责及编辑部合作机制

2019-03-22 12:54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本案例通过观察和访谈《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11期杂志的制作过程,以及该杂志在运作其他一些大型选题策划时所做的努力,试图从图片编辑的角度讲述该杂志的运作规律和运作理念,有助于了解月刊杂志图片编辑的职责和编辑部内部的合作机制。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原名《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1月,1998年杂志改版,由一份主要面向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性刊物转为面向高学历、高收入、拥有社会影响力的主流阶层的现代杂志。

  该刊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还涉及到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领域,是中国大陆最为出名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目前已成功推出繁体版、日文版和英文版。

  现在的《中国国家地理》以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为办刊宗旨,以“颠覆常识”来吸引读者目光,以内容为王为首要原则。它重视选题策划和图片质量,重视摄影师资源和摄影作品水准,努力为读者提供尽可能最好的《中国国家地理》。

案例成果

 一、《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11期封面选择

  图2 2011年第11期封面

图3 备选封面一

图4 备选封面二

图5 备选封面三

  二、2011年第11期部分文章内容

  图6 本期主打文章开篇,正如案例分析中提到的,用地图描绘的方式做开篇。

图7 此外,在这篇主打文章里,图片绘制和说明表格绘制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十分细致。

图8 《新安江,撑起徽州的河流》这个选题几经修改,终于在几个月之后登上了杂志版面。

图9 关于图片和绘制地图的搭配使用,图片编辑、美术编辑和地图编辑之间进行了多次沟通。

  三、2011年第11期杂志目录

  26吉隆沟:小河谷装下了半部西藏史

  撰文、摄影/赵春江

  100多年前,一位外国探险家闯入吉隆沟,惊叹道:这里是上帝集中了全世界能工巧匠打造的圣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本文作者先后12次探访吉隆沟,他看到了一座生机盎然、绿色葱茏的生态宝地,也进入了一条从初唐吐蕃时期流淌而来的历史长河……

  64樟木沟:悬于峭壁之上的要道

  撰文/赵春江

  沟太窄了!两边的山几乎夹到了一起,道路好似峭壁上抠出的一道“槽”这就是樟木沟,它因“318国道”而声名远播,也作为西藏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而繁华热闹。在本文作者的眼中,这条悬挂在山腰上的沟谷,是喜马拉雅五条沟中最具人气的地方。

  86亚东沟:气蒸“米粮仓”,血浴“红河谷”

  撰文/赵春江摄影/赵春江等

  西南边陲的亚东是茶马古道的终点站之一。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亚东沟进入藏南,并一直延伸到江孜县境,暖湿气流加上年楚河一带高山上的冰川融水灌溉,将这一带的河谷变成了丰饶的“米粮仓”。从亚东到江孜,还形成了一条生态地理带,就是古代所称的“红河谷”……

  112新安江,撑起徽州的河流

  撰文/汪徽

  132“烟囱”上的建筑:藏在石头里的窑洞和教堂

  撰文/大河

  144窑洞:黄土高坡上的穴居风景

  撰文/陈旭摄影/王立力

  中国的56个民族系列(八)侗台语族(4)

  158布依族,用铜鼓与神沟通

  解读人/周国炎摄影/陈海汶绘图/于继东

  168仫佬族,手工精湛的古老民族

  解读人/吴国富摄影/陈海汶绘图/于继东

  176仡佬族,开荒辟草的坚韧民族

  解读人/范娅兰谢爱临摄影/陈海汶绘图/于继东

案例访谈

  时间:2011年11月13日

  地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图片总监办公室

  受访人:王彤

  采访人:安微

  安:国家地理杂志照片的来源是什么?

  王:照片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自己策划然后派编辑部内部的人去拍摄完成。另外一种是我们进行选题的策划然后约我们的签约摄影师来拍摄,因为我们除了编辑部的这些人以外,还有18个签约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除此之外还有另外更多的摄影师在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作为社会化的杂志,已经成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作品的平台。因此我们在策划之后就约签约摄影师或者各地的达到一定水准的摄影师去拍摄。最后一个来源就是,摄影师自己长期关注、一直在拍摄的一个选题正好适合我们。

  比如说我们自己策划的选题,曾经做过“大香格里拉”,那次我也去了。还有就是我们以前做的一个“走遍世界去问河”,那是我们自己策划,主要由我们自己拍摄完成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合作摄影师拍摄的,澳大利亚的墨累河就是我们派过去的一名编辑和当地的合作摄影师共同完成的。当时我们就把欧洲的莱茵河,澳大利亚的墨累河,亚洲的湄公河,还有就是中国本土发源、本土流入大海的长江黄河。我们在选题里把它们做一个对比,想看到这三条河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如说欧洲莱茵河经过了过去的欧洲发展时期,它也经过了疯狂开发的阶段,但是现在它回归了人和自然的和平相处阶段;然后呢,东南亚的湄公河因为其流经的几个国家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除了泰国稍微好一点以外,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还是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它就还是人和自然最原始的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比如说有人还在河边洗衣服、上厕所、打渔,在越南还有划船在河上卖菜的水上市场等等;然后中国的长江黄河,长江肯定大家都知道,中国正在大力开发,正好是处在两个阶段的中间,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个横向对比。

  安:当时怎么想到做这个选题的?做它的目的是什么?

  王:因为那几年一直在讨论河流,好几年前了,长江三峡工程开始建设前后一直都在讨论河流开发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做这么一个对比。让读者看到全世界的河流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去比较、去思考这三个阶段,认识到我们中国处在一种什么样的阶段,这很容易看出来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有人在说中国的河流开发过度,其实我们通过这个专题可以看到,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它就是这个状态,等到了欧洲那个阶段,它又是另一个样子了。比如莱茵河上要修水坝,有钓鱼人抗议它都修不了。

  安:那么这种专题就算是你们平时工作中比较大的事情了?

  王:对。然后还有一些,比如我们2005年做的“选美中国”,那是我们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期杂志,加上后来还动用了的增刊形式,一共发行了差不多300多万册。那么厚的一本杂志,550页,我们一个人都没有派出去的,都是约过来的稿。这个选题的策划是我想出来的,当时我们是55周年,就想做一本550页厚的杂志,但是用一个什么样的选题能够达到550页厚,这个我们其实也很没底,而且之前没做过这么厚的。我们有策划好几个选题,都觉得不行,怎么也支撑不起来550页,后来我们的总编单老师(单之蔷)说,你们图片的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了,你们得报一个选题,我听了之后就想这怎么办呢。后来有一天,我就翻我书架上的这些书,摄影师送给我的这些画册很多都是拍中国的美景,我就想,做一个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怎么样。后来我就把这个选题报了,大家听了都特高兴,决定就做这个。当然最后诞生的这个专题的成品,都是大家合作的产物,我只是最早提出这么一个点子而已。

  然后在做“选美”的时候,我们一个人都没派出来,因为拍这些照片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拍出来的,不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就能解决的,而且中国那么多地方(后来分为最美的山、最美的湖泊、最美的草原等),靠编辑部的20多个人也是完全做不到的,这就需要社会力量。

  安:那么策划是谁写出来的呢?进度是怎么样?

  王:这个是靠一点一点的推进,不是谁一个人一次性就能写出来的。文字编辑负责文字的部分,值班编辑每一期负责盯进度,什么时候开始出稿子,什么时候看版,什么时候出黑样,什么时候出彩样,出彩样一遍两遍三遍,最后是蓝纸,然后印刷厂印刷。每期都换一个值班编辑负责督促大家向前推进。我们有负责内容的内容总监刘晶,她负责对内容的把关,而我负责图片,总编单老师负责全面把控,对文字和图片的选题、内容进行衡量和讨论。

  安:平时的专题都没有成文的策划文案吗?

  王:文字有,图片没有。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慢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会发现原来的策划已经不适合了。当然,我们也有一个简单的东西策划选题,也不是完全没有,会有一个大概的选题方向,但这个东西不是说我们一个编辑就可以解决的。我们有一个选题单,在上面列了很多问题,编辑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报这个选题。我们也会参考一些资料,参考以前别人做过的一些选题。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会有一个大的努力方向,然后不停的修改。因为图片这个东西是不能够用文字准确描述清楚的,你要是能够准确描述清楚,也就不再需要这张图片了。

  安:什么样的专题你会亲自去现场?

  王:一些大的选题,比如今年的“发现泸县”。我个人觉得它是今年比较满意的一个专题,从头到尾我都一直参与,拍了好长时间。我们的签约摄影师袁蓉荪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去了大概有十七趟。

  为什么我们要发现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呢?因为这个地方有三个比较奇特的东西,一个就是它的水系比较发达,它的每个水沟都有一座桥,哪怕这个水沟一步就能迈过去,也要建一座石桥。每个石桥下面的石墩都是一条龙的造型。然后呢,在泸县有一座最大的桥,是明代的,叫龙脑桥,桥身上有几条龙,还有大象和麒麟,在中国桥梁史上只有200多字短短的描述。我们看了之后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不是说这200字的描述不重要,而是我们觉得它可能被别人忽略了。还有一个就是它那里宋代的墓葬石刻也特别精美,有些墓已经被盗墓贼盗了,但是那些巨大的石头他搬不走,里边有一些勾栏特别有江南的感觉,然后还有大鹏鸟等从藏族传过来的一些文化,另外还有飞天,飞天是典型的从西域传过来的,还有青龙白虎等道家的东西。你看,它里面佛、道、西域、藏地、汉地都有,这就显得比较有意思的了。而且关键是石头刻得特别精美。然后还有一个是玉蟾山石窟,这个石窟的规模不大,刻得也不算是特别精美,但问题在于中国大部分的石窟都是起于南北朝止于明代,它是明代的,这就比较有意思,它接续了整个中国的石窟历史。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对这个小县城用40多个页码进行了报道。期间我自己都去了三趟。有时候我们也挺兴奋的,能够发现和了解一些别人很少知道的,能够去第一线。

  安:怎么发现泸县的?

  王:当然泸县肯定不是我们全新的发现。地理发现有两种,一种是全新的发现,另外一种是再发现。泸县是已经经过文物部门鉴定的,但是问题是它很少被人知道,基本上只有当地人知道,我们就通过这么多年的报道和努力,对它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再发现。我们在成都有一个科学编辑,他也在搜集这方面的线索和资料,我们会经常进行沟通,我也会经常去成都,讨论哪些选题能够做大,然后一点一点往前推进。

  安:只有大的选题你才亲自参与吗?小的选题呢?

  王:小的选题我一般不再参与了,都交给其他的编辑。我以前大的小的都参与,现在更多的是把小选题交给别的编辑来做,我很忙,不可能全都参与。

  (大的选题是指40页以上吗?)不是。18-20页以上的就算是大的选题了。我们每期都有主打文章,比如这一期是“喜马拉雅的五道沟”,就是我带着做的,所以可以看到,几乎每期都会有大选题。

  安:你觉得你跟其他图片编辑工作内容的区别在哪里?

  王:区别很大。因为别的编辑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稿子就行了。而我是需要管所有的(专题),包括最后的照片,就像那天的看版会上,大家每个人做的什么稿子,我都要看,还要发表意见,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但是我会针对图片说得比较多。在看版会之前我也会跟他们(其他图编)有沟通,提前看过他们的图片和版面。

  安:签约摄影师的流动状况?

  王:年轻的和老的摄影师会有一个流动的过程,但大部分还是我们以前那些老的合作对象,当然我们也需要新的力量补充进来,但是我们更希望大的选题能够给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摄影师,因为我们不允许失败。

  比如我们的水下摄影师吴立新,最近做的比较好的是“喀斯特”,还有跟踪了很长时间的“水下古城”,以前也有一个经常跟我们合作的水下摄影师,但他后来又去做一些其他的项目了,因为说实话给杂志做选题在回报上还是要比别的项目少,所以人家选择做别的我觉得也无可非议。

  安:你怎么决定自己是否需要去到现场跟摄影师在一起?

  王:这个取决于他们发回来的照片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因为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拍到我们最后满意的图。摄影师虽然也会考虑版面,但是他主要的考虑还是应该放在如何拍摄上,怎么能够更好的把主题表达出来。而我在看照片的时候会从版面来看,看它的第一眼就在想这张照片如果出现在版面上会是什么样,能不能成为封面。

  摄影师应该考虑版面,但这个工作更多地应该是由图片编辑来做,而图片总监则需要从通本的角度来考虑图片的结构和分布,因为一本好的杂志绝对不是胡乱拼凑和堆积而成的。杂志的内容应该跟好莱坞的电影一样,有高潮和低谷,做到有张有弛,因为它不可能全是高潮,肯定也要有舒缓的部分,这个就完全是在图片上。因为当读者没有买这本杂志的时候,美文是需要回家慢慢去看的,但美图是第一眼就看到的。而且对于我们现在这种市场化的杂志,我们需要吸引读者,从封面、标题(这主要是单之蔷和文字编辑负责),我主要负责封面照片的画面感觉和吸引人程度的拿捏,另外也要注意我们整个风格的延续。此外,在翻整本杂志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也是一种有张有弛的感觉,而不会是几大块接着几大块的堆积,就算是做跨页,也会在中间有一个节奏,让人家翻起来很舒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杂志不能做成画册,我们杂志里面的跨页照片都不是重复的视觉信息,一般每一张跨页都能够表达自己独立的信息。它跟画册不一样,画册可以连续几页都是同一个事,但杂志不能。

  安:封面的决策是最艰难的环节?每期杂志出版之前编辑部会就封面问题进行几次讨论?

  王:封面是最折腾人的。折腾几次?有时候可能有5、6次,有时候一次就通过了,但一次通过的很难得。你们看到的这期杂志,是在最后一刻单老师写卷首语的时候觉得这张不错,就试了一下,最后还是觉得这个照片好,正好他写的那个卷首语也是说西藏富饶在河谷,那个照片很能清楚的看出来河谷,其他那些照片,比如你们之前看的那些几乎看不出河谷的感觉来,但其实专题里的几道沟都是河谷造成的。

  (一般都要跟卷首语有点关系吗?)不一定跟卷首语有关系,这次只是因为卷首语正好说的是这些事儿,图片又有能够很好契合的,所以最后用了这张。

  安:每期出杂志都会有看版会吗?看几次?

  王:2、3次吧,一般都是三次。你们参加的那次是第一次,后来又开了其他几次,你看了杂志就会知道,跟那次讨论的结果有很大的变化。因为你第一次做的肯定很不完美,人家能挑出很多很多毛病或者问题。我们自己都能挑出那么多毛病,那那么多读者,每期几十万册,在中国的阅读量再乘以7的话,那就有上百万人,那看出来的问题就多了。

  安:第一次看版会之后的具体改动在哪里?

  王:有换图,包括一些设计不合理,像你们看到的那次,上面还没有地图,也没有海拔高度,这会使得读者没有概念,因为文章内容是不断往前推进的,没有地图会使读者不知道走到哪儿了,看到的是什么。所以你最后看到的杂志上面会有海拔高度、拍摄时间还有拍摄地点。这样的信息加上之后,就好多了。

  安:在看版会里,图片总监跟其他编辑的角色有何不同?

  王:我只是从图片方面提出的问题更多一些,另外我还要考虑画质等很多技术性细节,因为现在的数码时代,相机的数据很复杂,不比以前是胶片相机那么简单。现在的情况就是,有APS的数码相机,有CMOS,有CCD,有一千万像素多一点的,有两千万、三千万像素的,还有数码后背等。这个时候,因为一本杂志需要统一的色调,一个风格,你现在想要做成一样的,很难。这个就需要后期付出大量的努力,这些都是我来做的。首先,从片源上要杜绝那些小的文件,尤其是那些用卡片机拍的,因为其CCD很小,单个像素的画质就很不好,呈现在杂志上显得模糊、很不舒服。但是大面积的感应器就比较好,所以我们就需要他提供的数码文件比较好。另外还有那些用爱普森自己扫描的文件,也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有些地方比较偏远,不好弄,这样的话他们把照片寄给我们就行了,像以前(胶片时代)一样,如果他用像素比较低的相机,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会放弃那个选题,我们的技术指标一定要达到。

  安:摄影师是前期的编辑,你们后期的编辑主要是做什么呢?

  王:前期的编辑他可能会给你提供几百张照片,让你最终有个选择的过程。我们在从这些里面选的时候,如果觉得他有选漏的地方,再回去跟他进行沟通。

  我们是一本摄影杂志,但如果仅仅从摄影的角度来做也是不全面的。比如我们要介绍地形地貌,可能摄影师在对地貌拍摄的时候光线不是很好,拍的时候可能没有站在最佳的角度,从摄影的方向来选择可能就不要这张照片的了,但如果我们恰恰是要说这个地貌,它哪怕技术上有点瑕疵,我们也还是要把它选出来,这些都是需要跟摄影师打电话、看照片,反复沟通的。然后我们从他提供的数百张照片里选出来排片,单页、跨页,里面穿插的故事的展开,这些跟其他所有杂志在技术上的操作都是一致的。

  安:刚刚说到的是跟摄影师的沟通,那你跟其他编辑的沟通如何?

  王:都需要沟通。比如刚刚说到的五道沟的文章就是跟文字编辑不停地进行沟通的结果,其实这一期五道沟主要的文字和图片都是同一个人完成的。但是我不管文字,文字编辑来负责跟他沟通文字方面的事情,然后我们三个之间也在沟通,形成一个两两沟通的环形。

  (图片说明是谁写?)摄影师写,因为我不知道每张图片的内容,他写了之后我也不改动,文字编辑来改,因为这不是我的强项。

  跟美编也要沟通。我要向他讲摄影师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的版式大概要设计成一个什么样,我们也还要联系地图编辑,因为我们总的开篇是一个遥感图,中科院遥感所提供的遥感图,大概是从南坡往北看的一个图。我们要跟地图编辑沟通,告诉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视觉效果,美编也参与进来提建议,包括拍摄地点和海拔用一个什么样的形式设计出来,肯定不能是简单的数字往上一写,就没人看了,要有一个什么样的设计,这都是美编要来考虑的事儿。

  (会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想法的冲突?)对,想法不一样可以沟通嘛。很多时候都会有不一样,但我们更多的尊重他的意见,因为他是美编,选择哪张图他们听取我的意见,选择哪些文字,哪些删了或者哪些做chouyan,这些都听文字编辑的。怎么来设计这些元素就是听美编的了,因为他在这方面专业。我可以跟他说这张照片比较好,可以做跨页,但他要是觉得不好,也可以不做跨页。我们编辑部都比较民主,因为我们都不过分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你可能对这组稿子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会有一个主观上的偏好,但是读者不会有偏好,对于其他编辑来说也不会有主观的偏好,从比较中立的一个角度来看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准,所以我们都不过分坚持自己的观点。

  安:跟总编和内容总监的沟通?

  王:每个编辑负责自己的稿子,他不会过多的考虑别人的稿子,这个就需要总编和内容总监、图片总监来协调稿子之间的关系。大的方面肯定是由总编来把关,这期上什么稿子都是他来决定,前后顺序也大概是由他来决定,但图片结构是什么样子更多的来自我的意见。

  (如果有你觉得好的专题,但总编不让上,这怎么处理?)那就开选题会讨论啊,如果选题会通过不了,那就不能上。不能光是我觉得,我觉得行的,那不一定行。

  安:做专题的搭档方式?

  王:一个文字编辑、一个图编、一个美编、一个地图编辑。因为地图编辑只有两个人,美编只有三个人,所以他们都是同时做好几个,但是我们文字编辑和图片编辑有时候也会一期同时做好几个。

  安:怎么与摄影师取得联系和沟通?

  王:我们一般会就近来选择摄影师,这样有很多好处。一个是给当地的摄影师一个发表照片的平台,然后还有一个是当地人肯定比较了解当地的情况,一定比我们这些千里迢迢去的人了解。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故意从北京派人过去,因为当地人很容易熟视无睹,从北京过去的就能有一些新的发现,差异能够刺激产生兴奋点。

  所以有时候为什么我一定要到现场去呢?当地的摄影师拍得有点视觉疲劳的时候,你去告诉他“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然后大家沟通一下,他就会又往上走一步。

  就地选择摄影师对于我们的运行成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就不用支付往返机票等费用。尤其是对于小的选题来说,这一点更重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媒体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发展出太多适合为媒体工作的摄影师,这也是目前摄影界的尴尬。大家一味在追求影像的这个化,那个化,职业化反而做得不是太好,当然这跟市场情况不太好也有一定的关系。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够独立做下来一个选题。我们编辑现在比较累是因为什么呢?就是确定一个选题之后要四处去约照片,约现成的照片,摄影师已经从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全的照片。说实话,媒体发展这么多年,真的没有很多的、可用的摄影师。

  安:从一期杂志的开始到最后出版,一共要经历几个重要的环节?

  王:首先就是选题会,有时候编辑会用幻灯放一些照片(已经在做的选题的照片),或者是在电脑上粗略的浏览一下。在选题会之前,编辑可以填一个选题表,他如果遇到有意思的题,就可以把那个表先报给总编或者内容总监。内容总监经过筛选之后,才是选题会。而选题会就是大家一起确定哪些上,哪些不上。我主要是从图片考虑,考虑这组照片能不能支撑起来,选题是不是可以作为主打文章。

  (这时候就要确定主打文章了吗?)这也不一定,我们最大的特点就完全确定不了,永远在变,变化一直到最后印刷就不会再变了。任何东西都是有改进的余地的,不可能肯定地说我这个就是经典就是完美,我觉得我们都没什么经典可言,最好的东西都是在下一期。

  (那些本期没上的选题会怎么处理?)不上的选题不一定会完全放弃,比如说你对选题单上的问题回答的不全面,但这个事儿挺有意思,你只是还没有做到,那你就需要继续等待,作为储备。我们有很多选题都不是一期就搞定的,也有很多当时没做成的就成为了储备,甚至放两年、三年。比如我们做的那个“盐”的选题,我们早就开始策划的(两年多以前的事儿),今年才做出来。有些选题时间跨度很大,需要积累,可能你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但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照片,对于我们这种科学传媒来说,就没有足够多的科学立足点,就不能随便说这些事。所以“盐”那个选题我们做了两年多才做完,分了上下两期发表,而且正好赶上了福岛地震,我们也没想到会正好遇上这么个事儿。

  (选题会完了之后就是看版会吗?)对。当然我们在做版的过程中也有互相之间的沟通和讨论。不过看版会确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然后就是出一黑、二黑、三黑的黑稿。那些都不是我来看,是具体负责的编辑自己看,我是到了彩样的时候才看,也是一、二、三遍彩样。

  安:对图片总监工作性质的认识?

  王:图片总监的工作一下子也说不清楚,因为很杂,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电话,跟人家沟通,不停地沟通,然后脑子里要记好多好多稿子。如果哪个摄影师打个电话过来,你不能说你忘了这个人在做什么了。因为那对于摄影师来说是最近的全部工作,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全部工作的几十分之一。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得迅速明白他在说什么,我还得接上茬,他上次给我传的什么照片我得记住,哪些还有欠缺要提出来。所以平时我都会在屏幕上贴好多条子,或者就是立即对摄影师作出反应,立即告诉他有什么欠缺,让他改进的要马上让他知道,避免事后就忘了。我还得知道现在有哪些选题是人家做过的,另外我也要在百度里面搜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很多相关的图片,如果已经有很多人家已经拍得很好的图片,我们还要做这件事干什么呢。尤其对于我们纸媒来说,基本上在谷歌或者百度上不应该能够搜到类似的图片,我们报道这个选题一定是全新的。

作者:安微  中国人民大学

案例讨论

  1、杂志图片编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国内杂志对图片编辑岗位的重视情况。

  3、新传播环境下图片编辑的媒介素养要求。

  4、比较《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编辑理念的异同。


案例分析

  “任何东西都是有改进余地的,不可能肯定地说这个就是经典就是完美,我们都没有什么经典可言,最好的东西都是在下一期。”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总监王彤看来,这本“内容为王”的杂志贯穿始终的编辑思想就是在不断的推进中寻求新的突破,给自己留足充分的改进空间,做好变动的准备。这种不确定性并非优柔寡断,而是给予编辑部足够的弹性以应对随时发生的变化,从而尽可能做出让自己、让读者满意的杂志。作为一本图片内容超过一半篇幅的杂志,在这个过程中,以图片总监为首的图片编辑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也是宏观考察杂志编辑理念时重要的一环。

  一、图片总监的日常工作

  不同于日报和一般的周刊,《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月刊类杂志,这就意味着编辑部的工作周期是以“月”为单位的。要在如此长的一个周期内抽离出图片编辑的职责和编辑部合作的机制,必须先把握以图片总监为首的图片编辑们日常工作的内容:

  * 召开选题会,各图片编辑和文字编辑组成的小组用幻灯展示已经在做的选题的照片,图片总监与总编、内容总监讨论确定上哪些选题,并提出主打文章的提案。

  * 图片总监负责跟进每期最大的一组选题,包括联系摄影师、挑选照片、编辑照片、与美编合作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去到现场与摄影师一起拍摄。例如近期最为成功的“发现泸县”专题,就是与摄影师一同前往拍摄的。

  * 图片总监为负责其他各专题的图片编辑提供必要的摄影师资源,帮忙联系和确定摄影师,并通过与图片编辑的私下交流随时对专题进展发表意见。

  * 图片总监和图片编辑不负责图片说明的写作,而是由摄影师写好后文字编辑进行修改,同样的,文章文字内容图片总监也一概不过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采用的是高度专业分工的工作模式,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所专长的内容。

  * 图片总监和其他图片编辑需要向美编讲述摄影师都做了哪些工作,版式大概要设计成什么模样,同时也要联系地图编辑与美编合作进行版式设计。

  * 参加每期2至3次的看版会,作为每期出刊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图片总监在会上的角色是从专题的图片方面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并主要负责考虑画质等技术性细节,统筹把关所有的图片和版面。每一次看版会都要提出新的意见,并督促图片编辑和美术编辑及时进行改动。

  * 图片总监与总编共同确定每期杂志的文章先后顺序,调整每篇文章内部用图的节奏感,即确定图片的大小篇幅。

  * 图片总监带领编辑部讨论确定封面图片,有时候讨论5、6次都没结果,有时候一次就通过了,只不过一次通过的很难得。

  * 每期杂志图片总监最后的工作就是看彩样,一般情况下需要看三遍,从细节方面检查图片内容、图文关系、图片格式、版面印刷效果等各方面的情况。偶尔需要同美编一起去印刷厂监督印刷。

  二、图片编辑的职责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编辑部自行策划并派编辑部内部的人去拍摄完成,第二个是编辑进行选题的策划再约签约摄影师来拍摄,最后一个来源则是摄影师长期关注、一直在拍摄的合适的选题。在新传播环境下,要以内容取胜就意味着图片编辑的工作要围绕稿源展开,他们的职责就是为杂志提供尽可能质量上乘的内容产品,结合日常工作的内容,图片编辑的职责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片编辑要为选题出谋划策

  一期杂志的开始往往是以选题会的形式,在选题会召开前图片编辑可以填一个选题表,将自己感兴趣或已经在进行的选题报给总编或内容总监,经过筛选后才在选题会上进行讨论。这个环节中图片编辑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通过观察社会动态、翻阅画册资料、联系签约摄影师及其他摄影师资源开展头脑风暴,从而提供尽可能丰富、有趣的选题提议。

  继而选题会上图片编辑的任务则是参与讨论,围绕本期已有的选题提议和往期杂志剩下选题策划综合考虑,确定当期杂志的主打文章和其他小文章。选题会是由总编、内容总监、图片总监组织的,图片编辑、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等人员共同参加的一个讨论会。在这个会上图片编辑需要放下个人的主观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评价每一个选题的价值及可行性,为其他图片编辑的选题出谋划策,为自己的选题虚心接受建议意见。

  在选题策划和运作中图片编辑应该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完美的图片内容。每一期选题会中报而未上的选题都不一定会完全放弃,如果选题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但选题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式仍需要思考和修改,这个选题就需要继续等待,等待得到更好的打磨。比如2011年第11期的《新安江,撑起徽州的河流》一文,本来是3、4个月以前提出的选题,直到11月份都还未能做到令大部分编辑点头认可,原因在于图片稿件的内容与选题的中心思想相差甚远,虽然《中国国家地理》并没有如其他新闻类、生活类杂志一般的时效性压力,但图片编辑也应当尽可能迅速有效地发现选题的不足并寻找解决方案。

  (二)图片编辑要储备丰富的摄影师资源

  基于“关于地理”这一性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建立摄影师资源网络的方式及合作方式有其独特之处。由编辑部自主策划的选题若需要自由摄影师完成,一般会就近选择人选,这样的好处有三点:一是能够给当地的摄影师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建立长期的联系;二是当地人比编辑部内部千里迢迢赶去的人要更了解当地的情况;三则是对于杂志的运行成本来说有利无弊,免去了往返机票等费用的支出,尤其是对于小的选题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

  以上运作方式要能够长期顺利操作,就需要以图片总监为首的图片编辑储备丰富的摄影师资源,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摄影师都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目前中国摄影界的尴尬在于,还没有发展出太多适合为媒体工作的摄影师,职业化程度不高,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够独立完成一个选题。在这种环境下,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更为艰巨,职责就更加尖锐。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55周年时推出了550页的特刊,整本杂志的稿件都是通过向摄影师约稿而来的,可以说是该杂志最大程度利用自身摄影师资源的一次行为。其中分量最重的选题名为“选美中国”,据选题的提议者、图片总监王彤说,若要完成这么大篇幅的照片,不是一两天可以拍出来的,也不是一两个星期可以解决的,靠编辑部20多人的力量是完全做不到的,这就需要全国各地大量摄影师的支持,提供关于家乡或曾所至的“最美的山”“最美的湖泊”“最美的草原”等影像资料或最新拍摄作品。

  除此之外,建立广阔的资源网络也有助于图片编辑发现有价值的选题。例如该杂志2011年上半年名为“发现泸县”的选题,就是当地签约摄影师袁蓉荪为《中国国家地理》提供的本年度最有价值的选题之一。摄影师通过两年时间的拍摄,十七趟的往返,对这个选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再将丰富的影像资料传给熟知的图片编辑,取得合作。

  综观以上,储备丰富的摄影师资源对于图片编辑的工作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编辑部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联系内容资源提供者和发布者的桥梁,图片编辑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

  (三)图片编辑不是杂志设计的旁观者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杂志进入设计流程时,图片编辑必须和美术编辑等设计人员一起工作,共同完成版面设计。因为图片是图片编辑向摄影师约来的或者亲自去现场协作拍摄而来的,因此最为清楚图片呈现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故事,有责任向美术编辑说明情况,以便恰到好处地使用图片。因为地理知识的复杂性和类似性,如果没有图片编辑的参与,美术编辑很可能会把喀斯特地貌最经典的峰林峰丛景观弄混,把喜马拉雅的几座雪山和几道河沟混淆,这些细节都需要图片编辑严格把关。

  作为最了解选题图片内容的人,图片编辑还需要适时联系地图编辑配合设计符合思路和逻辑的地图样式,包括拍摄地点和海拔用什么样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都需要图片编辑将选题整体内容和拍摄结构具体讲解给地图编辑。

  另外,在每期杂志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看版会上,图片编辑也要对非自己所做版面的设计和图片的使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到杂志设计的过程中。这其中包括杂志最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即封面的设计。封面设计的关键在于封面图片的挑选,看版会后图片编辑需要同图片总监、总编一起讨论决定封面图片的使用,一般采取头脑风暴和投票的方式。

  值得强调的是,看版会上呈现的版面和图片以及封面图片的挑选几乎都不是一次定型的,需要图片编辑反复思考、反复修改,不停地接受新的建议,做出新的调整。

  三、编辑部内部的合作机制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曾说过:“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怎样的编辑部才是打不烂、揉不碎的?从该杂志编辑部内部的合作机制可窥见一斑。

图1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辑部关系结构图 

  (如图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辑部的编辑工作是在执行总编的带领下展开的,执行总编与图片总监、内容总监直接沟通,图片总监主要负责图片编辑方面的工作,内容总监主要负责与文字编辑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制版、组版、看版、改版、印版等具体环节中,图片总监、内容总监、图片编辑、文字编辑又分别会与美术编辑或地图编辑发生联系。在图片内容编辑方面详细的合作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执行总编与图片总监

  每一期杂志的制作过程中,每个图片编辑、文字编辑都有自己的稿件要负责,并没有太多心思考虑别的编辑的稿件,统筹协调各个稿件之间关系的任务就落到了执行总编、内容总监和图片总监身上。每期稿件的选题内容和前后顺序基本都由执行总编来最后决定,但图片结构、组合形式更多的来自图片总监的意见,例如是图片是跨页还是单页、图片数目、开篇和结尾以什么形式等。

  (二)图片总监与图片编辑

  身负“总监”二字,就意味着要总体监督一期杂志图片部分的运作进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总监与图片编辑的工作呈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即图片总监需要做图片编辑所做的工作,也需要做图片编辑所没做的工作。每期杂志最大的选题,即主打文章,一般都由图片总监亲自运作,其他图片编辑负责其他的选题。图片总监要在做好自己选题的基础上统管所有的选题,包括私下与其他图片编辑多次沟通、给他们的图片和版面提建议,在看版会上带领所有参与当期杂志工作的编辑对各组稿件发表意见,以及为其他图片编辑提供合适的摄影师资源等。

  (三)图片总监/编辑与美术编辑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采用高度专业分工的工作模式,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所专长的内容,所以在版面设计方面,图片编辑与美术编辑之间并不会出现较大的矛盾或冲突。正如上文曾提到的,杂志进入设计流程时,图片编辑必须和美术编辑等设计人员一起工作,共同完成版面设计。图片编辑需要向美术编辑提供图片稿件,并详细说明每张图片的内容、摄影师所做的工作以及自己预想的版面形式(图片说明文字由摄影师撰写,文字编辑提供),美术编辑则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供最优的视觉选择。

  (四)图片总监/编辑与地图编辑

  在版式设计阶段,除了图片编辑、美术编辑之外,还常常需要地图编辑的参与。以2011年第11期杂志主打文章“喜马拉雅五道沟”为例,文章的开篇是一个中科院遥感所提供的遥感图,大概是从南坡往北看的一张图。在这张图片的基础上,图片编辑需要告诉地图编辑自己想要的视觉效果,美编也参与提建议,共同完成地图的设计,这其中包括拍摄地点和海拔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各个地标用什么图形或文字来标注等。

使用说明

  本案例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图片总监的日常工作、图片编辑的职责、编辑部内部的合作机制,分析了专业类月刊杂志《中国国家地理》在图片编辑方面的特点和经验,适用于本科生图片编辑课程和研究生视觉传播课程。